政策支持将促进我国水处理行业体系走向成熟

2018-08-25  来自: 厦门市中水海淡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683

水资源需求的不断上涨和水环境治理的日益加强,让淡化海水的推广和应用已成必然趋势。受限于用水总量的考核与环保监管趋严,多个沿海省市纷纷响应,众多社会资本密切关注,发展多年却一直未见起色的海水淡化产业能否卷土重来

  水资源需求的不断上涨和水环境治理的日益加强,让淡化海水的推广和应用已成必然趋势。受限于用水总量的考核与环保监管趋严,多个沿海省市纷纷响应,众多社会资本密切关注,发展多年却一直未见起色的海水淡化产业能否“卷土重来”?
  目前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另据公开资料,未来十五年内,即使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全部建成,且考虑部分海水利用后,国内沿海地区缺水量仍将接近200亿立方米。值此背景,作为实现水资源利用开源增量的重要举措,海水淡化被认为是破局水资源困局的关钥。
  相对于传统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方式,海水淡化的优势显而易见。实际上,海水淡化的过程,是对大自然水循环的模拟。而经淡化后的海水,味道可实现普通饮用水一样,并且由于其中的钙、镁离子含量少,将在程度上使得淡化海水更为纯净。“现在的淡化水各项水质指标达到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相关规定。”海洋局科技司司长曲探宙指出。除了有利于推进水资源利用,对于众多沿海地区来说,海水淡化项目的特点和优势还可与重塑水清岸绿战略紧密结合,作为打响“碧水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海水淡化的概念在我国政策文件中早已提出:按照发改委、海洋局联合印发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装备自主创新率达到80%及以上。另据《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实施方案》,包括辽宁、山东、浙江、福建、海南等在内的沿海省份将摁下“快进键”,推进100个左右海岛的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及升级改造。而天津、河北、浙江等工业大省的海水淡化规划目标汇总起来进超规划。
  资本的流向往往是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市场规模巨大,多因素促使海淡市场加速释放。在海水淡化从产能规模向提质增效转移的大趋势下,各路资本将为海水淡化项目注入更强的内生动力。在过去一年里,淡化海水年产水规模超过125万吨/日,相应设备市场投资规模达到近130亿元。随着海水淡化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广,10万吨级大觃模海水淡化项目落地速度将明显提升。遗憾的是,海水淡化却迟迟未能“开花结果”,甚至被认为“飞不起来”。
  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我国海水淡化开发起步于产业链装备制造,大型水处理服务商习惯于通过大规模投资进行集中式开发,单个海水淡化项目的规模小、投资成本相对较高,企业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其中,北方以大规模的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为主,而南方则以民用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居多,这也决定了海水淡化工程量体裁衣的成长“基因”。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海淡水相比自来水水价仍偏高,使海水淡化这一新兴产业缺少竞争优势。
  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有不少“坎”需要跨越。业内呼吁,海水淡化在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商业利用还存在诸多瓶颈,亟须打破体制“玻璃门”。对于告别“野蛮生长”阶段,亟需提升发展质量和优化布局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而言,发展海水淡化已成为提升淡水利用率,推动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创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有利于形成水处理领域交融共同的深度合作,还有望促进多个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未来依靠技术进步,加大商用规模,商用后海水淡化价格有望降低至少40%。

 

关键词: 政策支持           
服务热线

厦门市中水海淡科技有限公司

18559532993

地址:环岛东路1811号中航紫金广场B塔2104

备案号:闽ICP备18020980号-2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厦门市中水海淡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